河套灌區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
點擊次數:更新時間:2019-11-11 15:11:33【打印】【關閉】
內蒙古河套灌區4日成功入選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。這是繼寧夏引黃古灌區之后,我國黃河流域主干道上的又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。
河套灌區地處我國干旱的西北高原,降雨量少、蒸發量大,屬于沒有引水灌溉便沒有農業的地區,灌區年引黃水量約50億立方米,占黃河過境水量的七分之一。
河套灌區遠在秦漢時代即開始挖渠,唐貞觀年間,在河套修建了大型渠道,有的渠可灌600公頃以上。清中葉后,開渠種植日盛,清末已建成八大干渠。中華民國時代,將灌區向東延伸至烏拉山前的三湖河地區。由于過去建設缺乏全盤規劃,渠系紊亂,旱年水不進渠,汛期泛濫成災。20世紀50年以來,修建了三盛公水利樞紐,健全排灌系統,又修筑了黃河防洪大堤,同時開展農田基本建設,營造防護林,擴大灌溉面積,形成草原化荒漠中的綠洲。
專家認為,河套灌區為多泥沙河流引水灌溉、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,以及大型河流上無壩引水低影響開發模式,干旱區大型灌區鹽堿化防治、土地改良,提供了歷史經驗和借鑒。
同時,河套灌區堪稱可持續運營管理的典范。千百年來,河套灌區的灌溉工程體系、管理制度能夠隨著自然環境變遷、社會經濟、政治軍事發展而發展演變,加上開發強度合理、兼顧生態環境影響的工程體系規劃設計,使河套灌區能夠較好地延續發展,成為可持續灌溉的典型。
瀏覽相關內容:
- [03-17]三角堰/三角計量堰
- [09-11]九波超聲波明渠流量計
- [08-03]5號巴歇爾槽施工圖紙與現場應用...
- [08-03]4號不銹鋼巴歇爾槽安裝圖紙與尺...
- [07-31]1號不銹鋼巴歇爾槽安裝圖紙與現...
- [07-31]巴歇爾槽構造與尺寸
- [11-14]錐形保護管裝配式熱電偶
- [11-14]固定螺紋熱電偶
- [11-11]孔板流量計的原理與應用
- [10-31]熱電阻 熱電偶溫度儀表可按要求...